微信分享图

0151 熊秉明 2001年铸铜 小归途

小归途
拍品信息
LOT号 0151 作品名称 熊秉明 2001年铸铜 小归途
作者 熊秉明 尺寸 50×9.5×42cm 创作年代 2001年铸铜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708,120
材质 铜雕 雕塑 形制
出版
《极.静.真.放─陈夏雨、熊秉明、夏阳雕塑展览目录》诚品画廊 台北 台湾 2010年(图版为另一版数,无页码)
款识:PING.MING 2001 2/8(底部)
艺术家钤印
铜厂钤印:LANDOWSKI-FONDEUR-CIRE-PERDUE
版数:2/8

来源
陆丙安女士(熊秉明夫人)收藏

展览
2010年5月1-30日「极.静.真.放─陈夏雨、熊秉明、夏阳雕塑展」诚品画廊 台北 台湾(展品为另一版数)
2019年11月26日-12月15日「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展品为另一版数)

熊秉明
上世纪四十年代,为后人所熟悉的「留法三剑客」吴冠中,赵无极以及朱德群先后来到法国留学,熊秉明也在同一时期通过国家仅有的两名公费名额前往法国进修艺术。熊秉明与吴冠中及赵无极均私交甚好,吴冠中曾如此评论,「他的艺术呵,是纯情的,无论铁打的禽和兽,笔绘的野草和蝴蝶,即是儿时的梦,亦是庄周的梦。无论雕刻、绘画、书法…只求率真性情,绝不为功利而违心。」熊秉明与众多文人、艺术家均为好友,而与熊秉明结交过的人无不为其恬淡静远的品性及其艺术上的深厚造诣而印象深刻。
此次春拍保利香港有幸呈现陆丙安女士的完整系列收藏,通过油彩木板,水彩纸本以及雕塑等跨越多种媒材完整探讨熊秉明创作历程。《横幅小画系列》(Lot 152) 长逾两米,画面由五联画作串联而成,形似中国传统的横匾,使用着特有的构图及叙述方式,五幅画面相互连接,彼此呼应。作品底色以黑白相间,两侧的「狼咬人」及「鬼子砍头」是专属于中国的时代印记,「桌前读书的人」描绘的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耕地的水牛」拖着长犁缓缓前行;夜里草丛间的「蛐蛐儿」在月亮底下吱吱作响,这一幕幕场景描绘的不正是艺术家魂牵梦萦的乡土光影?《横幅小画系列》将熊秉明绵绵不绝、割舍不断的乡愁完整地娓娓道来。
鲁迅的「三味书屋」是我们童年课本必不可少的内容,书桌前日夜挑灯读书的鲁迅心里牵挂着救国救民的大任。鲁迅先生是熊秉明心中的英雄人物,更是中国故土文学诗歌的代表性人物前辈,熊秉明对鲁迅的敬仰可见一斑。作品《鲁迅书桌》(Lot 155) 画面由一张桌、一张椅、一户窗建构而成,桌子表面可见民国报纸的拼贴。画面中并无勾画出鲁迅先生身影,仅仅透过画面中空荡桌椅及窗户,桌头上的旧报纸,不仅传递出专属于那个年代的文人气息,更深远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悼念及致敬。
《小归途》(Lot 151) 承袭了西方雕刻大师贾科梅蒂的创作精神,熊秉明将主体剔除筋骨,只留如同骨胳般瘦削的形象符号。作品保留雕刻时深浅的刀痕,犹如一位唐吉歌德式人物骑于马上,又仿佛行走在独木小桥上赶往归途的「断肠人」与「瘦马」。熊秉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归途》作品,九十年代早期创作的《归途》作品尺寸较大,人与马的身形较为直立,而后艺术家不断修改调整,最终于2001年铸铜完成了《小归途》。较《归途》而言,《小归途》是艺术家生前创作的最后一件作品,尺寸较小,人与马的线条更为弯曲,落叶归根的回归之情仿佛愈为迫切,艺术家心系乡土的深厚情感在作品中得到淋漓的体现。
此次上拍作品更包括三件画面丰富的水彩创作《照镜子》(Lot 154) 、《侧躺裸女》(Lot 156) 及《喜鹊》(Lot 153) 。《照镜子》描绘的是乡村妇女对镜照花红的场景;《侧躺裸女》则描绘了一位裸女侧躺于充满传统乡土气息的农家花纹背景之上;《喜鹊》描绘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幸福的喜鹊。熊秉明将心中对乡土的眷恋与远眺,转化为作品中那鲜艳的色彩与徐徐生辉的光景。作为在西方土地上生根发芽的一粒种子,熊秉明从未忘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在西方的土壤上成长前行着,完成了其闪烁着独特东方光芒的艺术人生。

看别种颜色的天空最后还是为了画出自己的天空来。因为看了别样的天空,你才能更敏锐地辨出这里的天空的阳光,水雾,也才会更深入,更细腻地绘出这里的天空。我祝福你们都能有机会远行,并且最后归来,作出自己心里要画的画。而这心里要画的种种形与色是和故土的种种形与色细细密织在一起的。